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5-1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位處福建東南沿海,雖僅是孤懸外海的蕞爾小島,由於歷代人文薈萃,蘊育金門豐富且特殊之歷史,留下甚多文化史蹟與傳統建築;在近代戰史上更因經歷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等多場戰役,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並因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保存了一個相當完整而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為保護此等珍貴襲產,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金門國家公園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亦是第一座以維護戰役史蹟、文化資產為主且兼具保育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於民國一零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核准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相關資訊:金門國家公園網站

5-2 金門縣尚義環保公園

金門縣尚義環保公園,原為廢棄瓷土礦區。民國四十二年八月由縣政府申請設立新頭、尚義兩礦區,而尚義礦區正是今日環保公園現址,直到八十六年全島停止開採,廢除後地表遍佈當初開採瓷土所遺留之坑洞,不僅造成環境景觀破壞,也增加空氣中揚塵機率造成降低空氣品質。為改善此情況,金門縣政府於民國八十四年,爭取環保署補助新台幣一億八千萬餘元,選定此處作為本縣空氣品質淨化計畫區,因此造就全新的金門縣尚義環保公園。民國九十四年金門縣環境保護局進駐後,全力推動植栽綠美化,並導入觀光遊憩規畫自行車道,使環保公園展現綠意盎然的新面貌,更提供生態解說、環境教育的優良場所。金門縣尚義環保公園於民國一零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核准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相關資訊:金門環保局網站

5-3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金門縣石蚵產業文化館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前身為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附設之水產站,成立於民國五十七年,從事經濟魚、貝類繁養殖試驗、魚病防治、海洋資源、生態環境調查、漁業基礎科學研究、水產食品之研發及漁業技術輔導諮詢服務等工作。為配合環境變遷重新調整方向,以「從事基礎研究、發展鄉土魚種」為策略,期使金門漁業加速邁向現代化。

金門縣石蚵產業文化館是利用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的一座「砲堡」整修活化後,經多方單位共同努力而成,將石蚵文化與戰地史蹟相結合,使地區民眾、學員或是來金遊客都能夠清楚了解金門特殊地理環境,更透過環境教育價值觀念的傳達,讓漁業資源永續使用利用及復育,達到環境教育與漁業、觀光產業相結合,提升場域附加價值及加強宣導生態保育觀念。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金門縣石蚵產業文化館於民國一零五年四月十三日核准認證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相關資訊: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網站

5-4 全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查詢

相關資訊:環境教育申辦系統